講到耐熱鋼(耐熱合金)和高溫合金,大家都明白,這些材料都是在高溫工況下服役,但對于剛入行的新手,可能會有疑惑,多高的溫度叫做高溫?高溫的工況有什么特點?為什么要叫不同名字,耐熱鋼、耐熱合金、高溫合金,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?
先來說耐熱鋼和耐熱合金。這兩者的區別并沒有明確的規定,通常將合金元素含量小于50%的稱為耐熱鋼,合金元素含量大于50%的,叫做(鐵基)耐熱合金。兩者的分別主要在于合金元素含量。 再來說耐熱鋼和高溫合金。耐熱鋼是指具有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和高溫強度的鋼。耐熱鋼和耐熱合金在較高載荷下的最高使用溫度一般只能達到750℃~850℃。對于更高溫度下使用的部件,則采用鎳基、鈷基及難熔金屬為基的高溫合金。兩者的分別主要在于耐高溫溫度范圍。 高溫工況對金屬的耐熱性提出了什么挑戰?耐熱性具體的含義?
金屬材料的耐熱性包含高溫抗氧化性和高溫強度兩個方面。
① 高溫抗氧化性 金屬的高溫抗氧化性是指鋼在高溫條件下對氧化作用的抗力,是鋼能否持久地在高溫下工作的重要保證條件。 氧化是一種典型的化學腐蝕,在高溫空氣、燃燒廢氣等氧化性氣氛中,金屬與氧接觸發生化學反應即氧化腐蝕,腐蝕產物(氧化膜)附著在金屬的表面。隨著氧化的進行,氧化膜厚度繼續增加,金屬氧化到一定程度后是否繼續氧化,直接取決于金屬表面氧化膜的性能。如果生成的氧化膜是致密、穩定的,與基體金屬結合力高,氧化膜強度較高,就能夠阻止氧原子向金屬內部的擴散,降低氧化速度,否則會加速氧化,使金屬表面起皮和脫落等,導致零件早期失效。 鋼表面氧化膜的組成與溫度有關,在570℃以下,氧化膜由Fe2O3+Fe3O4組成,比較致密,能有效地阻礙氧的擴散,抗氧化性較好。大于570℃加熱,氧化膜由FeO+Fe2O3+Fe3O4組成,靠近鋼表面的是FeO,向外依次為Fe3O4和Fe2O3,FeO疏松多孔,占整個氧化膜厚的90%左右,金屬原子和氧原子很容易通過FeO層擴散,加速氧化。高溫下FeO的存在,鋼的抗氧化性大大下降,而且溫度越高,原子擴散越快,氧化速度越快。 提高鋼的抗氧化性主要途徑是合金化,在鋼中加入Cr、Si、Al等合金元素,使鋼在高溫與氧接觸時,優先形成致密的高熔點氧化膜Cr2O3、SiO2、Al2O3等,嚴密地覆蓋住鋼的表面,阻止氧化的繼續進行。
② 高溫強度 金屬的高溫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高溫下對機械載荷作用的抗力,即高溫下金屬材料抵抗塑性變形和破壞的能力。 金屬在高溫下表現出的力學性能與室溫下有較大的區別,當工作溫度大于再結晶溫度后,金屬除了受外力作用產生了塑性變形和加工硬化外,還會發生再結晶和軟化過程,因此在室溫下能正常服役的零件就難以滿足高溫下的要求。 金屬在高溫下的力學性能與溫度、時間、組織變化等因素有關。 金屬在高溫下工作常會發生“蠕變”現象,即當工作溫度大于再結晶溫度時,工作應力超過該溫度下的彈性極限時,隨時間的延長金屬發生緩慢變形的現象。金屬對蠕變的抗力越大,其高溫強度也越高。
金屬的高溫強度一般用蠕變極限和持久強度來表示。蠕變極限是指金屬在某溫度下,經過一段時間后,其殘余變形量達一定數值時的應力值。持久強度是指在恒定溫度下經過一定時間,金屬材料發生斷裂破壞時的應力值。 金屬材料在高溫下晶界強度低于晶內,因此加入合金元素提高再結晶溫度,形成穩定的特殊碳化物,以及采用粗晶材料,減少晶界等都能有效地提高鋼的高溫強度。
下一篇:不銹鋼能稱為合金鋼嗎?
上一篇:Monel 400化學成分及特性
螺栓直徑和螺栓孔直徑是分別有什么區別
查看詳情>>